在长江之滨的荆州古城,每逢秋冬时节,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会飘出阵阵藕香——这是荆沙排骨莲藕汤特有的气息。这道看似寻常的家常菜,实则蕴含着荆楚大地千年的饮食智慧,是当地人心中最温暖的乡愁记忆。近日,记者走访了荆州多家老字号餐馆和民间厨艺传承人,探寻这道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故事。

清晨的荆州长湖岸边,采藕人老李已经忙碌了两个小时。他穿着橡胶裤站在齐膝深的湖水中,熟练地摸索着湖底的藕节。"做排骨莲藕汤必须用长湖产的九孔藕,这种藕粉糯香甜,炖煮后能拉出长长的丝。"老李告诉记者,每年霜降前后采挖的藕品质最佳。与此同时,荆州城区的张大姐正在菜市场精心挑选排骨:"要选猪肋排中段,肥瘦相间,这样炖出来的汤才香而不腻。"
荆沙排骨莲藕汤的制作工艺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先将排骨焯水去腥,与姜片爆炒至金黄,然后转入砂锅,加入用筒子骨熬制的高汤,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两小时。待汤色渐浓时,放入切块的莲藕和少量湖北特有的洪湖莲籽。老字号"藕香居"的主厨王师傅透露秘诀:"最关键是要用荆州本地的砂锅,受热均匀,能锁住食材的原汁原味。最后撒上一把葱花,那香味能飘满整条街。"
随着时代发展,这道传统美食也在不断创新。除了经典做法,现在还有加入山药、枸杞的药膳版本;真空包装技术的应用,让在外工作的荆州游子也能品尝到家乡味道。2023年,荆沙排骨莲藕汤入选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不完全统计,荆州现有专业制作这道菜的餐馆超过200家,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许多在外工作的荆州人返乡时,都会特意带上一份真空包装的排骨莲藕汤。
在荆州东门外的老社区,记者遇到了正在教孙女做这道菜的周奶奶:"我小时候,每到冬天,母亲就会炖上一锅排骨莲藕汤。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但这口老味道永远忘不了。"为了传承这项技艺,荆州市已连续举办五届莲藕美食节,并在多所中小学开设荆楚饮食文化课程。正如非遗传承人王师傅所说:"这锅汤里炖煮的不只是食材,更是荆州人千百年来的生活智慧与情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