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精准施策助力中小微企业质效双升

荆州小张2021-07-07 12:38:0042

今年,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纺织服装、江汉大米等优势产业,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为抓手,通过“政府引领+专业赋能+企业实践”协同机制,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品牌升级。

精准帮扶激发产业活力‌针对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特种设备制造三大重点领域,市场监管部门构建“诊断式帮扶”体系。组建12支专家团队深入企业“把脉问诊”,量身定制质量提升方案。在纺织服装行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标准,帮扶企业实现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提升15%,年度生产成本降低超20万元;特种设备制造领域创新实施数字化检测体系,设备复检率下降50%,保养达标率达100%;食品加工企业借力质量认证突破电商渠道壁垒,某牛肉制品企业通过供应链标准化改造,年销售额增长突破400万元。

荆州.png

创新模式培育质量动能‌建立“全链条质量改进”服务体系,形成“质量培训-体系认证-成果转化”闭环。2024年已开展专题培训28场,覆盖企业管理人员700余人次,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788张。岑河镇婴童装产业通过引入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将设计打样周期缩短40%,带动产业集群产值同比增长18%;“监利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依托标准化种植体系,实现优质品率提升至92%,溢价空间扩大25%。

数智赋能破解发展瓶颈‌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标准查询、认证辅导等8大功能模块。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对78家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测,提前预警设备故障隐患136起,减少潜在损失480万元。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接入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产品溯源响应速度提升70%,质量纠纷同比下降83%。

品牌战略开拓市场空间‌实施“荆品出彩”品牌培育工程,推动质量认证与品牌建设深度融合。公安牛肉制品企业依托HACCP体系认证进驻大型商超渠道,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松滋禽类加工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打开预制菜市场,电商渠道销量实现3倍增长。目前全市已有29家企业获评省级“隐形冠军”,12个产品入选“荆楚优品”名录。

下阶段,荆州市将深化质量提升“十大行动”,在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建设5个质量认证示范区,打造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荆州样板”,力争全年为企业降本增效超5000万元,助力“荆州制造”向“荆州质造”跨越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