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区实验小学门口,身着荧光绿马甲的"护学岗"志愿者李阿姨正协助民警疏导交通。这支由派出所牵头组建的队伍,吸纳了家长、社区工作者和退休教师等136名志愿者,每天早晚高峰准时出现在各校门口。"现在接送孩子再不用担心车辆乱窜了",三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对这样的变化深有感触。派出所所长周明介绍,通过优化警力配置与志愿者排班,辖区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报警量同比下降62%。

走进荆州市实验中学,全新的智能安防系统正在试运行。这套由派出所协调教育局共同投资建设的系统,整合了人脸识别、紧急报警等7项功能。保卫科长张建军演示了"一键报警"装置:"按下按钮后,派出所指挥平台会同步接收定位信息,民警3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今年以来,派出所推动辖区学校新增高清摄像头287个,改造围墙防攀爬设施12处,技防设施覆盖率从78%提升至100%。
每周三下午,御路口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刘芳都会带着自制课件走进课堂。她参与的"安全小卫士"课程已开发防欺凌、防诈骗等8个主题,采用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南门小学五年级班主任陈老师反馈:"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上学期意外伤害事件减少了一半。"派出所还联合妇联开设家长安全课堂,累计培训监护人2300余人次。
在花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由派出所主导的季度联席会议正在进行。会议桌上摆放着近期收集的37条校园安全隐患清单,涉及校外摊贩管理、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问题。社区书记杨华指着清单上的勾选项目说:"通过'吹哨报到'机制,我们已联合城管、文化等部门解决了29项。"这种多部门协同治理模式,使校园周边治安重点区域整改效率提升40%。
随着暑假临近,派出所推出的"平安假期"计划正在加紧落实。副所长吴浩带着民警走访培训机构,检查消防设施和安保人员资质。同时,10个社区网格微信群每天推送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提示。数据显示,实施联动机制两年来,辖区校园及周边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5%,涉校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家长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