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国美术界迎来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象群专程赴荆州考察调研,深入了解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及非遗工匠小镇建设情况。此次考察为荆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

在荆州市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李象群教授首先来到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进行实地考察。传承院内设有18个特色非遗工坊,包括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磨鹰风筝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考察过程中,李教授认真观摩了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展示,详细询问各项工艺的制作流程和技术特点。他对传承院创新采用的"职教+非遗+产业"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模式既保护了传统工艺,又为非遗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随后,考察组一行前往正在建设中的非遗工匠小镇。这个位于纪南文旅区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2亿元,其中1.5万平方米的核心建筑荆楚非遗馆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在参观过程中,李象群教授对小镇的规划理念和建设进展表示赞赏。他特别指出,非遗工匠小镇的建设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荆楚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考察结束后,李象群教授宣布将与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甘而可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将当代雕塑艺术与传统非遗技艺完美融合,在即将落成的荆楚非遗馆内共同打造首座大漆脱胎屈原塑像。这一艺术创作不仅是对屈原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致敬,也将成为展示荆楚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助力非遗工匠小镇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新地标。
据了解,荆楚非遗工匠小镇是一个集非遗传承、创意设计、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展示漆器、楚绣等具有千年历史的非遗精品,设立大师工作室、研学工坊和手工艺街区,全方位呈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荆楚文化特色。小镇采用"展示+生产+体验"的运营模式,旨在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进而带动非遗旅游和大漆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李象群教授的此次考察为荆州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思路。通过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合作,将现代艺术元素融入传统工艺,不仅提升了非遗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示范。未来,随着荆楚非遗馆的建成开放和屈原塑像的落成,荆州将新增一处展示荆楚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