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北岸的荆州市沙市区,一座承载着百年航运记忆的工业遗址正焕发新生。沙市码头文创园通过对老港区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成功打造成为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历史展示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园区上半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60%,成为荆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这座占地120亩的文创园区,保留了原沙市码头的主体建筑和历史风貌。今年完成的改造工程,对8栋工业厂房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红砖外墙、钢架结构等工业元素。"走进园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这些老建筑讲述着沙市的航运故事。"来自武汉的游客张先生表示。为增强游客体验,园区设置了12处历史解说牌,详细介绍了沙市码头的发展历程。
文创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目前已入驻创意设计、影视制作等各类文创企业35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今年推出的"码头记忆"主题展,通过老照片、实物展品等形式再现港口历史,参观人数累计超过10万人次。近期举办的"长江文化创意周"活动,吸引了80余家文创企业参展,签约项目金额达3000万元。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导览、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为保障游客安全,园区实现监控全覆盖,并配备了专业安保人员。今年投入使用的智慧停车系统可实时显示剩余车位,解决了停车难题。餐饮区内20余家特色餐厅,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周举办的"码头音乐会"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固定节目。为丰富夜间经济,园区推出"夜游码头"项目,通过灯光秀展现工业建筑之美,日均接待游客1500人次。近期开展的"非遗进园区"活动,邀请民间艺人表演楚绣、荆州鱼糕制作等传统技艺,获得游客一致好评。
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强。园区内保留了大量原生树木,今年新增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为保护长江生态,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清理沿岸垃圾。近期开展的"保护母亲河"环保公益活动,吸引了300余名志愿者参与。
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进,沙市码头文创园的示范效应日益凸显。园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留工业遗产特色的同时,打造更具活力的文创产业集聚区。这座见证沙市百年变迁的老码头,正书写着城市更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