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完成升级改造的荆州博物馆新展览大楼迎来开放满月。据馆方统计,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新展区开放后,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2万人次,累计参观人数突破25万大关。新设立的"楚漆器艺术馆"集中展出268件战国漆器,其中采用纳米级修复技术复原的"彩绘漆木虎座凤鸟悬鼓",成为最受瞩目的镇馆之宝。馆长周明介绍,通过与国际文保机构合作开发的恒湿恒温展柜系统,使这批距今2300年的珍贵文物首次实现长期公开展示。

在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运用三维扫描技术为汉代简牍建立数字档案。今年新出土的150余枚西汉遣册简,经红外线扫描后首次解读出涉及楚国祭祀仪轨的珍贵文字。文物保护部主任李文娟表示:"我们创新使用微生物清洗法,在不损伤简牍的前提下,使文字辨识率提升60%。"同时开放的还有沉浸式文物修复体验区,游客可通过显微设备观察文物修复全过程,该区域日均接待体验者超800人次。
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该馆推出的"文物进社区"活动已覆盖全市32个街道。特别策划的"楚国服饰VR体验"项目,让市民通过虚拟试穿还原的战国时期曲裾深衣,在社交媒体引发打卡热潮。来自长沙的游客张女士感叹:"在4D影院观看《楚都纪事》影片,仿佛穿越回了楚国都城纪南城。"据悉,该馆与荆州中小学合作开发的"楚文化研学课程",上半年已接待学生团体3.6万人次。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博物馆,正以创新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走进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