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问计于民谋划五年发展 构建古城保护与产业升级新格局

荆州新闻网2025-06-23 11:42:4344

  2025年6月23日,荆州市发改委门前设立的"十四五规划建言箱"收到第217份市民来信,这封来自沙市区退休教师周明华的手写信,详细阐述了关于古城墙保护性开发的建议。随着"未来5年,荆州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持续升温,这座正在崛起的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正以开放姿态汇聚各方智慧谋划发展新篇章。

1.png

  在近日举行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发布了《荆州2030战略定位研究》。报告提出"双轮驱动"发展模型:一方面依托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优势,建设中部地区多式联运枢纽,目前荆州港盐卡港区三期扩建工程已启动前期工作,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提升至150万标箱;另一方面强化历史文化IP转化,建议以纪南文旅区为核心打造"楚文化数字体验馆",通过VR技术重现楚国宫廷礼乐场景。课题组负责人特别指出:"荆州完全有条件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展示节点。"

  产业升级成为各界关注焦点。美的冰箱荆州基地总经理在政企座谈会上算了一笔账: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企业用工人数减少40%的同时产能提升60%,"这种转型经验值得在全产业链推广"。荆州市经信局据此制定的《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显示,将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建设50个数字化车间,培育10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与此同时,在荆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能特科技研发的抗癌新药已进入临床三期,这家本土企业的发展轨迹印证了市委书记在调研时的论断:"新兴产业赛道选择要立足现有优势,实现无中生有不如有中育新。"

  普通市民的微观视角同样精彩。在荆州区西城街道的"老街坊议事会"上,65岁的王桂花大妈提出"护城河环线步道增设便民驿站"的提议已被纳入城建项目库。而"95后"创业者陈子昂在青年发展论坛的发言更具时代特色:"希望打造电竞文化产业园区,让年轻力量成为城市更新的参与者。"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市民对城市发展的前三大期待分别是:交通改善(78.6%)、教育医疗提升(72.3%)和文化休闲设施完善(65.9%)。这些诉求正在转化为具体政策,如计划新建的3所三甲医院和5个社区体育公园均已列入2026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随着《荆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5-2035年)》进入最后论证阶段,一幅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的发展蓝图日渐清晰。正如参与规划编制的同济大学专家所言:"找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就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复兴之路。"在收集整理的5000余条意见建议中,高频出现的"古城新韵""枢纽崛起""幸福宜居"等关键词,或许正是解码荆州未来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