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学校已经可以调剂

荆州新闻网2025-09-18 16:21:455

  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的关闭,2024年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工作已正式结束。然而,对于部分未能通过第一批次审核或希望变更入学意向的家庭而言,紧张的“调剂”环节才刚刚拉开序幕。近日,记者通过多方走访与核实,发现北京市多个区域已有部分学校释放出调剂学位信息,一场关乎学位的“信息战”与“选择战”正在悄然上演。

  所谓“调剂”,主要是指在学校首批录取结束后,针对尚有学位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申请学生的条件、居住地、志愿等因素进行再次分配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些家庭的“二次机会”,也是教育资源在微观层面实现更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区的调剂信息发布更为分散,主要通过学校官方公众号、社区通知或个别咨询渠道释放,家长需格外留意目标学校的官方动态。

  记者从海淀区部分热门小学了解到,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牛小”因招生计划未完全填满或因部分学生选择就读民办校而空出少量学位。例如,位于中关村片区的一所优质小学,其招生办公室老师透露,今年有极个别调剂名额,主要面向房产与户籍均在本学区内且信息采集时将该校填报为第一志愿、但首轮未录取的学生。她强调,调剂并非降低门槛,而是对原有录取规则的补充执行,房产与户籍的“双本”条件依然是硬性要求。

  与此同时,朝阳区的情况则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该区教委会同学校,根据实际入学需求和学位存量,在部分新兴居住区配套学校提供了相对较多的调剂名额。一位陈姓家长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经历:“我们最初填报的学校距离较远,看到家门口新建成的小学有调剂公告,立刻就去提交了材料。主要是看中‘就近入学’的便利,学校硬件设施也很新。”这类学校因其崭新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正成为不少年轻家长调剂的热门选择。

  西城区作为教育强区,其调剂工作以“严谨”和“透明”著称。记者从西城区教委获悉,该区的调剂工作将严格遵循“序列优先”原则,即优先满足本学区内的学生,若仍有空余学位,则面向相邻学区乃至全区进行调剂。所有流程均通过官方平台进行,最大程度避免信息不对称,保障入学机会的公平公正。目前,已有部分传统名校的分校发布了调剂意向登记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民办学校已成为调剂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多数民办校招生周期相对灵活,且拥有较大的自主招生权。昌平区一所知名民办学校的招生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仍有部分优质学位可供调剂,并已启动第二轮入学评估。“我们更关注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家庭教育理念是否与我校契合。对于因各种原因错过首次报名的家庭,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这类学校为家长提供了不同于公办体系的差异化选择。

  教育专家指出,调剂环节的存在,是应对人口波动、保障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它有效纾解了因信息采集误差、家庭选择变更或学区微调带来的结构性矛盾。专家同时提醒广大家长,面对调剂信息需保持理性,应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孩子自身特点以及通勤距离等综合因素审慎决策,切忌盲目追求“名校”光环而牺牲了“就近入学”带来的便利与亲子时间。

  随着各校调剂工作的陆续推进,这场牵动无数家庭神经的“学位分配”最终章即将书写完毕。对于正在为此奔波的家庭而言,及时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精准准备相关材料,保持平和心态,无疑是抓住这“第二次机会”的关键。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秩序的规范化与透明化,正让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