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梧桐树下,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张同学合上手中那本厚重的《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揉了揉略显疲惫的眼睛,作为2023级审计专业硕士新生,她刚刚理清了自己未来两年需要攻克的核心课程。“选择南审的专硕,就是看中了它在审计领域的顶尖资源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她笑着说。
和张同学一样,每年都有大批学子怀揣梦想报考南京审计大学的专业硕士学位。那么,这所被誉为“审计人才摇篮”的高等学府,其专业硕士项目究竟开设哪些科目?其课程设置又有怎样的特色与优势?
南京审计大学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紧紧围绕着“特色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依托学校在审计、金融、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传统优势,构建了多层次、跨学科、重实践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专业硕士学位点覆盖了审计、金融、会计、工商管理、法律、应用统计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细分了多个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
以最具代表性的审计硕士(MAud)为例,其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理论为基、实践为重”的特色。核心课程包括《审计理论与方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代审计技术与案例》、《政府审计专题》等专业主干课,同时设置了《大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前沿课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南审的审计硕士项目特别注重实务能力培养,与审计署、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开设了《审计实务模拟》、《综合审计案例分析》等特色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审计案例。
金融硕士(MF)项目同样特色鲜明。课程体系涵盖《金融理论与政策》、《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机构与市场》等理论基础课,同时开设《金融数据分析与编程》、《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投资策略》等实用型课程,满足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江苏省金融办、各大银行、证券公司的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金融项目的运作。
会计硕士(MPAcc)项目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除了《高级财务会计》、《高级管理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设置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准则专题》等课程,强调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的双重培养。项目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平台。
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聚焦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课程设置包括《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运营管理》等经典MBA课程,同时结合南审的审计特色,开设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管理审计》等特色方向课。项目推行“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确保理论学习与商业实践紧密结合。
法律硕士(JM)项目突出“法商结合”的特色,除了《法学理论与方法》、《民法专题》、《商法专题》等法学核心课程外,还设置了《金融法》、《税法》、《证券法》等方向课程,培养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应用统计硕士(MAS)项目则注重统计学方法在经济、金融、审计等领域的应用,开设《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
纵观南审专硕的课程体系,可以发现几个鲜明特点:一是始终紧扣行业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及时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内容;二是强调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培养复合型视野;三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训、实地考察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四是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伦理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专业硕士项目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与行业的合作深度,开发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课程,如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审计、数字经济监测等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南京审计大学专业硕士项目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出色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在图书馆的灯光下,越来越多像张同学这样的学子,正在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学习,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