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社协同服务体系:荆州驻校社工十年护航青少年成长

荆州新闻网2017-10-09 12:18:0039

  近日,《中国社会工作报》聚焦湖北荆州创新实践,以《构建校社协同服务体系》为题,系统报道了四叶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文星中学联合打造的青少年护航模式。经过十年探索形成的"预防—干预—发展"三维服务体系,累计服务3.3万人次青少年,建立心理健康档案1.6万余份,以100%的干预成功率构筑起坚实的成长防线。

  在预防体系建设中,校社协同打造出立体化防护网络。校园主阵地建成标准化驻校社工站,配备感统训练室、团体辅导室等专业空间,独创"心理咨询+专业社工"双站融合模式,年服务量突破3000人次。37名班主任通过系统培训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形成"专业社工+教师"协同工作机制。社区层面培育的"文星小义工团"已开展327场实践活动,配合团市委12355平台构建30分钟应急响应圈。社会支持网络更联动多部门开展40余次专项活动,制定的《校园欺凌预防手册》成为可复制的服务标准。

  荆州.png

当危机显现时,三级响应机制实现精准干预。通过全员心理健康筛查建立的1.2万份动态档案,配合年均120场主题班会,形成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针对800余名重点学生实施"一人一策"帮扶,150余场抗逆力训练使心理韧性优良率提升至85%。危机处置团队创新"校—医—家"绿色通道,三级处置流程确保紧急情况及时化解。

  在可持续发展维度,该体系着力营造健康成长生态。教师队伍实现班主任100%持证心理咨询师资质,独创的"双导师工作制"协同处置327例复杂案例。家庭帮扶方面创新"生态体验式"家长课程,205期成长坊覆盖8000余家庭,建立的1200份动态家庭档案配合3000余次家访形成精准帮扶网络。社区支持通过42个互助小组和特色课程开发,使学生抗逆力优良率稳定在82%以上。驻校社工撰写的校园欺凌干预案例更获评省级优秀实践成果。

  十年耕耘铸就多重赋能效应,驻校社工已发展成为学生心理守护者、教师工作协助者、家长成长陪伴者、社会资源整合者的复合型专业力量。这种校社深度协同的创新实践,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荆州样本",展现出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