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江之畔的福州大学城,一位来自宁德的研究生考生陈琳站在校园公告栏前仔细查阅招生简章。她的指尖轻轻划过各高校硕士招生专业列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从大三开始就在收集福建高校的硕士点信息,但直到现在才发现,原来家乡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如此规模。”她感慨道。
福建省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科教中心,近年来研究生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依山傍海的厦门大学到闽江之畔的福州大学,从侨乡特色的华侨大学到专注师范教育的福建师范大学,这片土地上正在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硕士人才培养网络。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向我们展示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13所高校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文、理、工、医、法等十三个学科门类。其中,厦门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我们的化学、海洋科学、经济学等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这位负责人介绍说。
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我们遇到了正在实验室忙碌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明。他所在的团队刚刚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福大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我们学院就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张明边说边调试着实验设备。据了解,福州大学现有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学、化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李教授指出,师范类院校的硕士点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学校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等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师资。”在仓山校区,我们看到了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考试的研究生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成为未来福建省教育事业的生力军。
华侨大学因其独特的办学定位而备受关注。该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学校充分发挥侨校特色,在工商管理、土木工程等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中融入国际化元素。“我们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福建省各高校也展现出独特优势。集美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介绍,学校依托航海、水产等特色学科,设置了农业、工程等专业学位类别。“我们的航海学院是国内最早招收航海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院之一。”
今年刚被录取到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林颖,带着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基地。“农林类硕士点的设置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我们学校的植物保护、林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都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特别强调了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我们鼓励研究生围绕闽台文化、数字经济等区域特色开展研究。”
在厦门理工学院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团队正在测试新型电池系统。“虽然我们学校2018年才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但已在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明显。”指导教师如是说。
福建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则展现出另一番景象。在附属协和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正在模拟ICU病房进行实训。“学校拥有临床医学、药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介绍道。
今年秋季学期,福建工程学院迎来首批博士学位研究生,同时该校的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也在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在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实验室,一群硕士研究生正在对新型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测试。
福建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省硕士点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通过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我省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接下来将继续引导各高校特色发展,重点支持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密切相关的学科建设。”
随着夕阳西下,在福州大学图书馆阅览室里,备考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们仍在埋头苦读。他们中有人准备报考本省高校,也有人向往省外知名学府。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建省日益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正在为这些追梦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更广阔的平台。
从闽北山区到东南沿海,从传统优势学科到新兴交叉领域,福建省的硕士点建设正展现出蓬勃生机。这些分布在八闽大地的高校,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福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美丽项链,为这片热土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